对于学校课程改造的设想:修身、国学、数学
2.1.6对于学校课程改造的设想:修身、国学、数学
关于体制内教育的改革,课程的体系和内容都要进行大改。总之,我们改革的重点,就是要把语文课的内容取消,以蒙学经史来代替。体育课音乐课政治课思想品德课合并为一门修身课,其内容就有礼乐、训诫、养生、静坐以及武术这几个方面。
新的课程体系就是:修身、国学、数学。语文以前叫国文,这是清末出现的名字,它的全称是中国文字,就是蒙学改了内容和方法后起的名称。因为我们是要把蒙学和经史结合在一起教,所以我们要给这门蒙学经史课起一个更大的名字,就叫国学。
这样一个课程体系就明确的体现了中学为本西学为末的思路。
先教的课时多的为本,后教的课时少的为末。中学为本由国学和修身课来体现。这两门课都是一入学就有的,其分量在整个基础育期间都是最重的,要承担语言教育、做人教育以及知识教育的全面作用。
数学在三年级始开,课时数远少于国学课,所以从这门课上就体现了西学为末的思路。
西学主要就是西方的语言以及现代科学知识这两个方面。我们用来教做人的办法,完全是中学而排除西学,不让西学承担这种任务。
所以我们认为今天的读经可能出现了一些方向上的错误:比如说英文读经,把《圣经》和英语文学的经典放在很早期的孩子身上,让他们去读,这就有西学为本之嫌。
也就是说背下了这些内容的孩子,他的心灵深处就有了西学做人的储备,在做人方面他会不自觉的使用西学的那些方法。
(1)修身课
于修身所教:礼、乐、训诫(弟子规、明贤集)、养生、静坐等。
(2)数学
推迟两三年,从三年级或四年级开始教。以三年或四年时间将六年的内容教完。
(3)国学
一年级:字卡认字,上学期把三百千不二字认完;下学期接着字卡,始教四书不二字,并始开三百千,带读三百千。
注:字卡认字之教学法:①举卡认念之;②解义:略作讲解。③排列组片语句等。④复习。
二年级:继续字卡认四书不二字。开幼学琼林、名物蒙求、历代蒙求。教法略作讲解,懂多少算多少。以背诵认字为主。要求三百千上的字都认得。知字何义便不必知知都知,而简单的则要求。
三年级:
字卡认字至三年级下学期完成四书不二字的认识工作。
始开读经:论语、大学、中庸、孟子、孝经、诗经、尚书、礼记、周易、春秋本文、左传选粹、公羊、史记菁华录。
注:这些只要背基本不讲,亦不求会默写。能背多少背多少。背诵量尚须在实践中确定也。按:晚清《奏定学堂章程》规定以《孝经》《四书》《礼记》节本为初等小学必读之经,每学年以二百四十日计算,第一年日读约四十字第二年日读约六十字,第三四年日读约一百字,第五年日读曰约一百二十字。总共五年,应读十万零一千八百字。
以《诗经》《书经》《易经》及《仪礼》之一篇为高等小学必读之经。每学年亦以二百四十日计算,每日约读一百二十字。总共四年,共读十一万五千二百字。以《春秋左传》《周礼》为中学堂所读之经,每日读二百字,五年共应读二十四万字。可供参考。
连号背书法简介
背诵是私塾当中最重要的功课。故古人于背诵法就特别讲究。也就是说如何去复习是一个最需要重视的问题,如何让孩子们在长期的背诵过程中巩固前面的成果,古人有极好的办法。十几年的时间下来,通过不断地有次第有计划的复习,能够做到整本整本的经终身不忘,这就体现了古人背诵教学的极大长处。
在这种教学当中,人的记忆力得到了极大的开发,所以在经过古人背诵教学教育出来的人中,对十三经顺背如流者比比皆是,倒背如流的也大有人在。这种有计划的复习首先就分成了一些阶段,在最初的阶段一般都采用一种办法,叫连号背书法。以字数为单位,小的时候可能少一点,后来就多一点。总之,就算作一纸,一纸就是每天背的一个单位,可能从几十个字到几百个字不等。
小的时候就几十个字,到十几岁的时候可能达到几百个字。也就是说当他的记忆力得到极大的开发以后,一天背诵的量可达几百个字之多。第一天背第一纸。第二天就背第二纸,连背第一纸,一直到第十天,背第十纸,连背前面的九纸。先背新的,然后把前面已背过的带新的都连着背下来,这样就培养了背长书的能力。
到了第十一天就把第一纸拿掉,连背的时候从第二纸开始,十二天又把第二纸拿掉,从第三纸连背。每天都连背十纸。一天背一纸新的,再加上复习前面的九纸,从头一直往后,这就是第一阶段的学习。
经过这个阶段其实就记得很牢了,但后面还要有一些复习程序,即在某些时间的节点上如一月、一季、一年到了,都要专门进行相应的更大范围的复习。就是说,月末要复习一月所背的新书,季末就要复习一季当中所学的新书,年末就复习这一年所学的新书。
到时都要抽出一天两天时间来,把这个时间单位当中的所学过的东西,通通都再复习一遍,也就是说再背一遍。有老师来检查,要当着老师从头背到尾。经过了这些巧妙的办法,背诵就可以做到了终身不忘了。
同时开日记故事及千家诗。
(5)其它问题
句法训练:对对子。至六年级一直有。
关于拼音教学,迟至三年级下学期始教。也即字卡认字结束后始行。
关于写字:
一年级:写大字,以毛笔写;
二年级下学期:练写数字。同时仍写大字、文字等。
字当以正体为主,兼简体字。两年中只写上大人孔乙己等二十几个字,到三年级,则要求把已经认识的两千字在一年中写熟练。每一个字都要按照描红写仿临帖离帖的次第来练习,最初学写的时候可能还要加上把腕。
写字就是从毛笔开始,写上两年以后,才写铅笔。毛笔一直教下去。教写铅笔字不能太早。因为笔太细,字太小,孩子的手掌握不住,这样写字就可能永远不会把字写好了,只能养成潦草的习惯,一开始形成的习惯很难改。所以要先写大字,再写小字。毛笔字也是这样。
铅笔字要到晚一点再让他写。有了毛笔字的基础,再让他写铅笔字。因为我们设想一开始不教数学,数学要推迟两年到三年,所以没有用铅笔写字的任务。我们一开始就是背书、写字,也不教拼音,拼音也要推迟的。前两年的事主要是字卡认字、背三百千和教字。
教材问题:
两套教材,一正体教材,一简体教材。课堂上以正体为主。
简体和正体的问题,我们的想法是在字学里边,不管是认和写两者都要教,以正体为主兼教简体。字卡的制作也要在兼顾简体字:正体字写在中间,简体字用小字写在旁边。教材也要有两套,一套是正体字教材,一套是简体字教材。在课堂上以正体字教材为主,简体字教材让学生下去自己看。
(6)学校国学课损益
①经史的量当缩减。孝经论语会背会默写,讲字义;四书会背。五经选可用蒋庆老师的选本。
②剩下之经史,可留待初中高中时解决之。
③白话文之读(精读)、阅(泛读)及写作,六年级始开。
精读课本问题:现小学课本皆太浅,需另选。如以初中高中白话文移列小学来是一法。如毛泽东等人选入多些,鲁迅不选。
要求背诵、默写讲文义。
写作:先写文言,六年级再练习白话文写作。
还有就是白话文的问题。我们这套思路就是中本西末,所以白话文也要教,以与现代教育和现代世界接轨。但是考虑到现行小学课本,其白话文的程度实在太浅,所以应该变更。
变更的思路比如把初中、高中的白话文移到小学来,是一个办法。再有就是另选,比如说选一些我们认为更好的文章。就是说初高中的白话文可能也不能照搬,比如鲁迅的作品选的过多,都要删掉。因为鲁迅的作品都是污蔑中国文化的,没有必要让孩子们受这种教育。
毛泽东的可以多选一些,胡适说共产党人当中写白话文还是毛泽东写得最好。白话文的教学有精读、泛读及写作。精读方面,有些优秀的白话文也是要求背诵默写和讲文义的,有了前边的蒙学基础这都很简单了。
开白话文的课要晚一些,到六年级再开,不能开得过早。开得过早就让孩子认为文言难学,就不想学了。所以我们要一开始把他的文言基础打好,先不要教白话文。让他一开始就觉得文言的书面语是天经地义的,难也得学。让他习惯于认为文言文才是书面语的正宗,白话文是辅助性的,不是正宗。所以让他先把文言基础打好,再学白话文。一方面很容易,另一方面也不会干扰文言文的学习。
总之,这都是中本西末的思路。我们要把中学根本打牢固,把中本打牢固之后再学习属于西末的部分。我们不能反过来,让西末反末为本。先学的大量内容那就是本,在心灵中构成了主体部分。先学的大量学的花的课时多的,那就是本;后学的花的课时少的是末。这就是对本末的新解释。要是这样解释本和末的话,就可以说我们这套思路是中本西末了。
白话文也是要写作的,不过不能教得过早,还是先把文言文写作练好了再说。所以,小学期间六年级之前就不必教什么白话文写作了。总之还是先有这种正宗的古文训练之后,先把古文写好,再写白话文。否则的话,还是有这个问题,先建立了以白话文写作的习惯,再学写文言文就很难了。反之,先把古文写好了,再写白话文一方面很容易,另一方面会写的很优美、很有章法。
因为我们的白话文写作训练至今未有章法,古文的训练却是极有章法的。所以,我们还是中学为本西学为末,先把古文写作搞好,然后再写白话。也就是说白话文的写作要推迟到小学六年级和初高中以后比较好。
(7)对于初高中之设想
国学课继续讲背经史做文言文,语文课白话课本可于课下自读及选背,不必如今日花大量时间讲解 ,兼作白话文。
数理化生地理体育暂仍旧,思品政治并入修身,历史要依照正见重编教材,中国历史要加史学原著。
取消全民学英语,可从高一开始开设英语选修课,供有志于从事外务之人学习。
——摘自孟晓路《中国世界观看世界及中华文明复兴》
本书夕阳道友尚有约100册,29元包邮(出版社定价58元)!
可加微信号(Huizhouxiyang)购买。
华夏复兴
传统文化待君来!
针砭时弊,全球视野
弘扬中医道医
真正中国之学术